面试基本信息
- 公司: 字节跳动(互联网大厂)
- 职位: 后端开发工程师(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治理)
- 面试轮次: 一面(技术面)
- 面试形式: 线上视频面试
- 面试时长: 约53分钟
- 面试官: 技术leader,负责平台治理业务
面试问题与回答
问题1:自我介绍
面试官问题:
“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”
我的回答:
“你好,我是王宇哲,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软件工程硕士。我考研的话是排70人中排名第二,本科的话是专业排名第一,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以及蓝桥杯国赛二等奖之类的荣誉。我简历上的话主要的项目都是基于Go语言去构建的分布式应用…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其实自我介绍可以更简洁有力一些。可以这样回答:
"你好,我是王宇哲,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在读。在校期间成绩优秀,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和蓝桥杯国赛二等奖。主要技术栈是Go语言,有丰富的分布式系统开发经验。
我的项目经历包括:
- 独立开发的分布式缓存系统,单节点性能超过5000QPS
- 字节跳动青训营的抖音商城微服务项目,担任队长
- 目前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实习,参与开源项目开发
对分布式系统、缓存机制、微服务架构都有较深的理解。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回答比较详细,但可以更结构化
- 面试官耐心听完,没有打断
- 应该突出技术栈和核心项目
问题2:项目经历详细询问
面试官问题:
“能稍微讲一下在人工智能实验室里面做的那个项目是干什么呢?他要解决什么问题,然后我做的是什么呢?”
我的回答:
“这个项目的话,目前它其实也在一个探索场景的阶段。然后它能想到最常见的场景,就是现在很多人需要做自己的RAG向量数据库。但是那个数据库做切片什么的,其实一般来说都是用markdown去做。就是用markdown这个文件去做数据分片什么的会比较好一些。但是大多数人手上的其实都是PDF文件,然后我们的话是可以把PDF转化成markdown…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这个问题回答可以更清晰一些:
"我们做的是一个PDF转Markdown的工具,主要解决AI时代的文档处理问题。
背景是这样的:现在很多人需要构建自己的向量数据库来做RAG应用,但大多数人的原始文档都是PDF格式。而向量数据库的切片处理,用Markdown格式会更合适。
我们的项目可以:
- 将PDF转换为Markdown格式
- 保留完整的图片和表格结构
- 精准识别LaTeX数学公式
- 支持复杂表格的跨行跨列识别
我在其中主要负责后端开发,包括模型部署、异步任务调度、性能优化等工作。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回答比较口语化,逻辑不够清晰
- 面试官继续追问了技术细节
- 应该先说明背景,再介绍解决方案
问题3:MySQL索引数据结构
面试官问题:
“你这边了解过mysql索引的数据结构吗?”
我的回答:
“MySQL索引的数据结构的话主要就是B+树。然后如果说它的引擎是哈希的话,它的数据结构就是哈希表。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这个问题可以回答得更全面:
"MySQL的索引数据结构主要有两种:
-
B+树索引:这是InnoDB存储引擎的默认索引结构,也是应用最广泛的。B+树的特点是:
- 支持范围查询和排序
- 适合频繁的增删改查操作
- 查询时间复杂度是O(log n)
-
哈希索引:主要用于Memory存储引擎,特点是:
- 查询速度极快,时间复杂度O(1)
- 只支持等值查询,不支持范围查询
- 适合只有插入和查询的场景
实际应用中,B+树索引更通用,因为大多数业务都需要支持范围查询和排序操作。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回答比较基础,没有深入分析
- 面试官继续追问了优劣势对比
- 应该准备更详细的应用场景分析
问题4:哈希索引的优化
面试官问题:
“那如果说让你优化的话,你觉你会怎么优化这个地方?”
我的回答:
“让我优化的话,我可能会把哈希跟其他数据结构结合在一起。就比如说哈希下面连一棵树,把链表改成树,这种树的话就比较方便定位到数据,就比较好删除。比如说连个什么B+树什么的。但是的话,对哈希跟B+树最大的优缺点在于哈希我感觉它是更适合用于内存型数据库的。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这个问题可以回答得更具体一些:
"如果要优化哈希索引的删除性能,我考虑几种方案:
-
哈希+红黑树:将哈希冲突的链表改为红黑树,这样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从O(n)降到O(log n)
-
计数哈希:在哈希表中存储计数器而不是布尔值,这样可以支持删除操作
-
分层设计:将热点数据放在内存中,冷数据放在磁盘上
但是哈希索引最大的问题是它只适合内存数据库,因为随机访问对磁盘IO不友好。所以实际应用中,B+树索引仍然是主流选择。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回答有创新性,但不够系统
- 面试官对优化方案感兴趣
- 应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来分析
问题5:跳表数据结构
面试官问题:
“你这边了解过跳表这个数据结构吗?”
我的回答:
“跳表了解过,但是没有那么熟悉。它查询的时间复杂度应该是O(log n)。它的删除的话只要找到了以后,它的删除的时间复杂度我感觉应该是O(1)。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跳表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结构,可以这样回答:
"跳表是一种概率性的数据结构,可以看作是链表的多层版本。
查询时间复杂度:平均O(log n),最坏O(n)
删除时间复杂度:找到节点后删除是O(1),但找到节点需要O(log n),所以总体是O(log n)
插入时间复杂度:O(log n)
跳表的优势是:
- 实现相对简单
- 支持范围查询
- 空间复杂度是O(n)
Redis的Sorted Set就是用跳表实现的,因为它比红黑树更容易实现,而且性能相当。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对跳表了解不够深入
- 面试官没有继续追问
- 应该提前准备Redis等实际应用案例
问题6:Redis缓存问题
面试官问题:
“你这边能之前了解过像缓存雪崩、击穿、穿透这些概念”
我的回答:
“这些我是了解的,因为我项目里面就有,比如说缓存雪崩的话就是一大批的数据它可能同时过期,导致大量的请求直接越过缓存,直接打到数据库上面去了,导致数据库可能会宕机。然后缓存击穿的话,缓存击穿的话就是当有一个热点数据,这个热点数据访问的频率非常高,但它突然过期了。然后就导致了一个问题,就导致大量的请求直接打到了数据库上。然后缓存穿透的话,它就是大量的请求打到了不存在缓存的数据上面…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这个问题回答得比较全面,可以稍微补充一下:
"是的,我了解这三种缓存问题:
缓存穿透:大量请求查询不存在的数据,绕过缓存直接访问数据库
- 解决方案:布隆过滤器、缓存空值
缓存击穿:热点数据过期,大量请求直接访问数据库
- 解决方案:互斥锁、永不过期、提前更新
缓存雪崩:大量缓存同时过期,导致数据库压力激增
- 解决方案:随机过期时间、熔断机制、多级缓存
我在项目中就实现了SingleFlight机制来解决缓存击穿问题。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回答比较详细,覆盖了主要概念
- 面试官继续追问了具体解决方案
- 回答质量较好,体现了实践经验
问题7:布隆过滤器
面试官问题:
“你这边能稍微讲一下这个布隆过滤器它是做什么?”
我的回答:
“布隆过滤器的话,它有很多种应用场景。就比如说过滤掉那些不常见的数据,过滤掉系统中不存在的数据,这是刚刚一种解法。还有一种的话,它其实是可以做一些模糊查询,可以对字符串进行模糊查询,这也是一种应用场景。就是说它可以对一个字符串进行N种哈希。如果说它怎么说呢?它有个叫局部敏感哈希,可以对多个字符串进行局部敏感哈希,这样可以匹配到相似的字符串。就是通过哈希关系,我主要了解是这两种应用场景。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布隆过滤器的回答可以更准确一些:
"布隆过滤器是一种概率性的数据结构,主要用于快速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集合中。
工作原理:
- 使用k个哈希函数对元素进行哈希
- 将k个位置都标记为1
- 查询时检查k个位置是否都为1
应用场景:
- 缓存穿透防护:快速过滤不存在的key
- 垃圾邮件过滤:判断邮件地址是否在黑名单
- 网页爬虫去重:判断URL是否已访问
- 数据库查询优化: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库查询
特点:
- 空间效率高
- 查询速度快O(k)
- 有假阳性,无假阴性
- 不支持删除(除非使用计数布隆过滤器)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回答有些概念混淆
- 面试官追问了删除支持问题
- 应该更准确地描述工作原理
问题8:Go语言垃圾回收
面试官问题:
“那你能稍微讲一下那个Golang的垃圾回收机制吗?”
我的回答:
“Go语言垃圾回收机制的话,我记得它好像有一个演变过程。首先它一开始的垃圾回收的话,它是直接叫stop the world。就是他在垃圾回收之前,他会把整个程序暂停,然后把垃圾全都回收了。就是从根节点出发,然后把它一个个标记那些可以访问到的那些内存,然后把那些访问不到内存直接给它清除掉,这是第一种方式。然后后面的话就发现这种方式的话,它对性能的影响会比较大。于是他就后面衍生出了一个三色标记法的一种垃圾回收机制…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Go的垃圾回收机制可以这样回答:
"Go语言的垃圾回收经历了几个阶段:
1. Go 1.3之前 - Stop The World
- 暂停整个程序进行垃圾回收
- 对性能影响很大
2. Go 1.5 - 三色标记法
- 白色:未被访问的对象
- 灰色:已被访问但子对象未访问的对象
- 黑色:已被访问且子对象已访问的对象
3. Go 1.8 - 混合写屏障
- 减少并发标记时的写屏障开销
4. Go 1.12 - 标记清除
- 进一步优化标记阶段
5. Go 1.14 - 并发标记清除
- 标记和清除阶段都可以并发执行
现在的Go使用三色标记+并发回收,大大减少了GC对程序性能的影响。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回答比较详细,体现了对Go GC的了解
- 面试官没有继续追问
- 回答质量较好,体现了技术深度
问题9:乐观锁和悲观锁
面试官问题:
“你这边了解过乐观锁和悲观锁吗?”
我的回答:
“乐观锁的话,乐观锁的话他认为他是一种很乐观的想法,就是他预先把事情做好了,然后再加锁,这样性能会好一点。然后悲观锁的话就是认为所有的请求它都有可能会失败,所以说它会提前加锁,加锁以后再执行,这样对性能的影响会比较大。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这个问题可以回答得更具体一些:
"乐观锁和悲观锁是两种不同的并发控制策略:
乐观锁:
- 假设冲突很少发生,先执行操作,再检查冲突
- 实现方式:版本号、时间戳、CAS操作
- 适用场景:读多写少、冲突较少的场景
- 性能:并发性能好,但冲突时重试开销大
悲观锁:
- 假设冲突经常发生,先加锁再执行操作
- 实现方式:数据库行锁、表锁、分布式锁
- 适用场景:写多读少、冲突较多的场景
- 性能:并发性能差,但无重试开销
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业务特点选择,比如库存扣减用悲观锁,用户信息更新用乐观锁。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回答比较抽象,缺乏具体例子
- 面试官追问了应用场景
- 应该准备更多实际应用案例
问题10:TCP报文格式
面试官问题:
“你这边能稍微讲一下就比如说像TCP它的报文格式,你这个之前了解过吗?”
我的回答:
“TCP的报文格式的话,首先第一个就是第一行,它是32字节。然后前32个位,然后前面16位的话是源端口,后面16位的话是目标端口。然后接下来的话好像是序列号。2个32位它分别应该代表的是一个是序列号,还有一个是确认号,然后后面好像就是有一部分空出来的那接下来就是什么ACK、SYN之类的标志位,然后再往后的话应该是一些校验位,但具体的也记不太清楚了。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TCP报文格式可以这样回答:
"TCP报文格式包含以下字段:
源端口和目的端口:各16位,标识发送和接收的进程
序列号:32位,标识本报文段第一个字节的序号
确认号:32位,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
数据偏移:4位,指出TCP报文段的数据起始处距离TCP报文段起始处有多远
保留字段:6位,保留为今后使用
控制位:6位,包括URG、ACK、PSH、RST、SYN、FIN
窗口大小:16位,告诉对方本报文段发送方的接收窗口大小
校验和:16位,检验整个TCP报文段
紧急指针:16位,仅在URG=1时有效
选项和填充:可变长度"
总结反思:
- 当时回答比较混乱,记忆不够准确
- 面试官没有继续追问
- 应该提前复习网络协议的基础知识
问题11:算法题 - 链表对折
面试官问题:
“我这边给你准备一道算法题,能看到这个页面变化吗?”
我的回答:
“我想的最简单的解法就是把它给拆成两个链表。先把它按中间拆成两个链表,然后另一个链表它拆的过程中,它是使用头插法,这样就可以把它反转了,然后它时间复杂度也会很低,然后再把这两个链表再拼起来。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这道链表对折题可以这样解决:
"我的思路是:
- 使用快慢指针找到链表中间节点
- 将后半部分链表反转
- 将两个链表交替合并
具体实现:
1 | func reorderList(head *ListNode) { |
时间复杂度:O(n),空间复杂度:O(1)"
总结反思:
- 当时思路正确,但表达不够清晰
- 面试官让我现场实现
- 应该提前准备代码实现
问题12:并发编程题
面试官问题:
“另外还有一个是你这边做过,就像比如说是我现在有两个协程,然后想一个打印奇数,一个打印偶数,然后你能做到让他们两个交替输出吗?”
我的回答:
“可以,我上次的面试也是这个,上次字节的面试也是这个题。”
标准/建议回答:
这道并发编程题可以这样解决:
"这道题可以用channel来实现两个goroutine的交替执行:
1 | func alternatePrint() { |
关键点:
- 使用两个channel进行同步
- 用WaitGroup等待两个goroutine完成
- 通过channel控制执行顺序"
总结反思:
- 当时有经验,但实现时出现了死锁
- 面试官追问了死锁原因
- 应该更仔细地检查channel的使用
面试整体感受
- 难度评价: 适中,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和实际编程能力
- 面试官风格: 友善专业,会引导思考,不会刻意刁难
- 题目类型: 技术基础(数据库、缓存、网络)+ 算法编程 + 项目经历
- 准备建议: 重点复习Go语言、数据库、缓存机制,准备算法题和并发编程
面试结果
- 当场反馈: 面试官表示会和HR沟通,没有当场给出明确结果
- 后续流程: 技术面一般有三轮,等待HR通知
- 个人感受: 整体表现还可以,基础知识掌握较好,但有些细节需要加强
经验总结
做得好的地方
- 项目经历丰富:有实际的项目经验,能详细说明技术细节
- 基础知识扎实:对缓存机制、数据库索引等概念理解较好
- 学习能力强:能快速理解面试官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回答
需要改进的地方
- 表达不够清晰:有些回答比较口语化,逻辑不够清晰
- 细节掌握不够:对TCP报文格式、跳表等细节了解不够深入
- 代码实现能力:算法题的代码实现需要更加熟练
准备建议
- 系统复习基础知识:重点复习网络协议、数据结构、并发编程
- 准备项目细节:对项目中的技术选型和实现细节要了如指掌
- 练习算法编程:多练习链表、树、并发编程等常见题型
- 提升表达能力:练习用更清晰的语言表达技术概念
知识点复习
- 数据库:B+树索引、哈希索引、乐观锁悲观锁
- 缓存机制:缓存穿透、击穿、雪崩及解决方案
- 数据结构:布隆过滤器、跳表、链表操作
- 网络协议:TCP报文格式、三次握手四次挥手
- 并发编程:Go语言GMP模型、垃圾回收、channel使用
- 算法题:链表操作、并发编程题
这次面试让我意识到在技术深度和表达能力上还有提升空间,需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际编程能力的训练。